摄护腺癌治疗迈向精准化 国际专家交流海福刀「局部治疗」应用经验

第22届亚洲泌尿科医学会大会(UAA Congress 2025)已于8月14日至17日在台湾举行,吸引来自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英国等多国泌尿科专家共襄盛举。本年度大会理事长,今年也将接任亚洲泌尿科医学会理事长的林口长庚医院泌尿科冯思中医师表示,在本届大会中「海福刀(HIFU)于摄护腺癌治疗的应用」为一大讨论重点,期望通过国际专家针对「局部治疗」的经验交流和最新趋势分享,提升台湾和亚洲地区的摄护腺癌治疗水准,并将「协助患者保有生活品质」纳入治疗目标。

局部治疗新趋势 台湾临床进展与国际并肩

「过去台湾在治疗上多着重在完整切除摄护腺,但目前欧洲已逐渐转向特定病灶的局部治疗,希望精准控制癌症的同时,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冯思中医师表示,日本在海福刀领域的应用也相当成熟,这次UAA年会也特别邀请英国及日本两位教授进行对谈,分享各自的临床经验与技术进展,协助与会专家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趋势。

冯思中医师指出,台湾在海福刀治疗已有十余年经验,与国际接轨有一定的基础,但仍有可加强之处。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治疗观念也逐渐转向精准诊断与治疗,而非完全切除整个摄护腺,他也期待台湾医界对于早期癌症病灶的处理,能借镜欧美及日本等国的局部治疗经验,并通过本次年会收集各国专家的经验,共同精进治疗策略。

日本专家分享海福刀应用策略 局部治疗兼顾患者2功能

日本东海大学医学院泌尿科小路直教授说明,新一代海福刀利用高强度的超音波能量测量病灶直径大小,清楚区分早期较小的癌细胞与正常组织,并通过热能和超音波震动破坏癌细胞,同时尽量保留周围组织。

此外,过去治疗范围多依靠2D图像进行规划,而新一代海福刀则能提供前后和左右方向的3D图像,协助医师准确判断病灶位置。手术过程中,医师也可通过超音波图像,即时掌握组织温度,同时还有直肠警示与冷却系统,降低邻近组织损伤的风险。小路直教授强调,摄护腺癌以根除性治疗和积极监测为治疗目标,通过局部治疗可兼顾患者的泌尿及勃起功能,让部分患者在术后仍有机会维持良好的生活品质。

台湾摄护腺癌治疗有何提升空间?日本专家提2方向

小路直教授进一步分享,新一代海福刀在日本的应用相当广泛,并与「MRI与超音波图像融合摄护腺切片(MRI-TRUS fusion biopsy)」搭配,用于定位病灶位置,相关临床应用同步稳定发展中,研究也观察到病灶的诊断率获得提升。

另外他表示,由于多数患者对局部治疗的概念仍缺乏了解,因此针对患者的卫教也相当重要。日本医师多通过讲座和门诊等方式,提升患者对局部治疗的认识。以上这两项方向亦是小路直教授建议台湾未来可着重发展的重点。

成立学会加强医师交流 盼打造亚洲患者适用策略

对于未来国际交流与合作,冯思中医师表示,小路直教授日前已成立亚洲泌尿科治疗用超音波暨局部治疗学会(Asian Urologic Society for Therapeutic Ultrasound and Focal Therapy,AUST-FT),集结亚洲各国的专家,预计通过学术会议、经验分享、数据收集与研究合作等,逐步形成具体的治疗共识,并进一步研发创新治疗模式,打造更适合亚洲患者的治疗策略。

除了台湾、日本,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等也开始将海福刀应用于摄护腺癌治疗。小路直教授指出,希望借由日本相对成熟的海福刀应用与教育模式,以及上述学会的成立,加强亚洲泌尿科医师之间的合作与技术交流,目前初步规划将以回顾性研究与数据库收集为主,未来则将聚焦于生物标记研究,以及局部治疗的效益评估,期望促进亚洲地区摄护腺癌治疗的整体发展。

过去台湾在治疗上多着重在完整切除摄护腺,但目前欧洲已逐渐转向特定病灶的局部治疗,希望精准控制癌症的同时,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

▋延伸阅读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