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马来西亚的L太太身材娇小却带着特别坚毅的眼神,她并非来自富裕的家庭,刻苦耐劳勤俭持家的个性下,靠着水果摊薄利生意拉拔三个孩子衣食无忧地长大,还顺利将其中一位孩子送出国读书。曾经拚命工作到月休一天,却也从未抱怨一字一句,所有的辛苦都往肚里吞,这样的刻苦也让林女士理所当然的成为一家人的精神支柱。
辛苦了大半辈子,照顾罹癌的老公度过漫长的治疗,终于盼到孩子都成家立业。因为老公时常需要到医院追踪的关系,L太太想也想对自己好一次,安排了一次健康检查,殊不知不检查还好,一检查却检查出口腔癌,全家人都十分担心,但也因为老公的治疗还算顺利,个性坚强的她积极的投入治疗,也熬过痛苦的治疗,她祈求着老天爷给她一个重返健康的机会,治疗的副作用导致局部水肿影响休息及进食,家人起初很担心,但当地医师认为此为放疗后的正常发炎反应,建议继续追踪才比较放心,然而,不晓得是不是老天爷在开玩笑,下巴治疗部位的肿胀情况与日俱增,治疗后三个月确认复发,需再次投入治疗。
在台工作的小儿子为母亲上网做了许多功课,发现台湾引进最新的放射线治疗-质子治疗,质子较一般放疗精准照射肿瘤,能避免伤害照射部位周围的正常组织;且在化疗的使用上,能配合病人于治疗期间使用最新的免疫药物,降低因单独施打化疗产生的副作用,避免因重复施打单类药物导致的抗药性而降低疗效,因此与家人讨论将母亲的治疗移至台湾。由于母亲的病情进展,治疗的难度增加,经由家人一致同意,母子两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抵台,并在长庚医院旁边租了一间套房,全心配合抗癌疗程。
在国际医疗的建议下,安排了两位头颈部癌症专家 肿瘤科王宏铭医师以及放射肿瘤科林倩伃,搭配中医内科吴宜鸿医师调理体质缓解治疗的不舒适,由于L太太的病情进展十分快速,于当地治疗时已经因为进食困难且体重下降放置胃造口,以确保能顺利进食维持体力,虽然全家人细心的照料及配合治疗,可肿瘤早已经转移到骨头,医疗团队即使知道L太太的身体状况,仍不放弃一丝希望,跨团队讨论了治疗计划,用精密的质子照射原发部位,又以一般放射线照射骨头转移部位缓解不适,搭配化疗及免疫药物,成功的延长肿瘤的生长,又以中药缓解治疗产生的疲劳及血球低下等症状,由于免疫药物激活体内的免疫反应需要3个月的时间,全家人都渴望效果能尽快出来,并且十分珍惜与L太太相处的时间。
然而L太太因为长期抗癌,体力十分虚弱,不得以中断治疗改以安宁的方式改善疼痛及夜间睡眠问题,起初医师提出此建议家人十分不能接受,因母亲诊断后不到一年,然而冷静下来思考,母亲因治疗体重已经下降十公斤,且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由口进食,疼痛时而缓解时而加重,虽与时间赛跑持续治疗是可行的,但或许会错失与家人见上最后一面。
几经考虑下,小儿子做出了他这一辈子最痛苦的决定,主动与妈妈讨论回家后是否有什么想做的,想不到L太太最后还是把心思都放在家人身上,希望大儿子能尽早结婚找一个人陪伴,家人积极的讨论结婚的事宜。返家后的一周,L太太在家人的陪伴下平静的离开了,她是那么坚强又那么脆弱,即使家人心里早有准备,还是希望死神永远都不要带走他们最挚爱的人,这是他们这一生中最黑暗的一天。
某天,个案关怀时,与小儿子谈到会不会后悔来台治疗,小儿子表示他的心中只有感谢,要不是么多人尽心尽力的帮忙,要不是妈妈那么积极的配合治疗,他也没办法与妈妈有那么长一段的相处时间。从大学来台读书,毕业之后留下来工作,他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好好跟妈妈在一起,能有这个结果,虽然不是最好的结局,他也已经很满足了。
L女士的小儿子也提到因为这个缘故,他将返家照顾爸爸,同时也希望未来能加入当地癌症基金会,帮助更多像他这样的家庭,让这些无助的人了解其实肿瘤治疗有很多方式,不会因为当地有限的资源而丧失癌症治疗的先机 。
(资料来源:台湾长庚纪念医院 国际医疗中心《照顾罹癌老公,自己却也口腔癌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