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新生儿罕病「黏多糖症4A型」 台湾研究刊登国际期刊!

马偕儿童医院研究团队率全球之先,透过26万名新生儿的大规模筛检,成功找出9例黏多糖症4A型病例,进行早期酵素替代疗法,完全掌握患者治疗的黄金时间,该成果于2024年12月荣登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医学遗传学」(Genetics in Medicine)。

马偕儿童医院研究团队率全球之先,透过26万名新生儿的大规模筛检,成功找出9例黏多糖症4A型病例,进行早期酵素替代疗法,完全掌握患者治疗的黄金时间,该成果于2024年12月荣登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医学遗传学」(Genetics in Medicine)。

先天性遗传疾病黏多糖症是一种罕见疾病,新生儿出生时外观完全看不出来,但随着体内愈来愈多的黏多糖堆积无法正常分解时,会造成器官不可逆的损伤。马偕儿童医院研究团队率全球之先,通过26万名新生儿的大规模筛检,成功找出9例黏多糖症4A型病例,进行早期酵素替代疗法,完全掌握患者治疗的黄金时间,该成果于2024年12月荣登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医学遗传学」(Genetics in Medicine)。

黏多糖症4A型 恐造成骨骼畸形、呼吸问题危及生命

计划主持人马偕纪念医院国际罕见疾病中心主任林翔宇表示,黏多糖症4A型是一种罕见的溶小体储积症,因患者体内缺乏特定分解黏多糖的酵素,造成黏多糖分子堆积,引起骨骼、软骨及其他器官的逐渐损坏,临床症状包括短颈、胸骨突出、骨骼畸形、运动障碍和呼吸问题,且随着年龄增加,症状会愈来愈严重,最终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甚至造成死亡。

滤纸血片检测再行确认诊断 每10万名新生儿中3.4例

马偕纪念医院、台北病理中心(TIP)与财团法人中华民国卫生保健基金会(CFOH)共同合作,自2019年9月至2023年10月间,大规模为台湾26万4843名新生儿进行黏多糖症4A型筛检,通过采取新生儿的脚跟血,利用简单的滤纸血片检测,初步筛检出95名异常个案,后续进一步转诊至马偕儿童医院进行确认诊断,最终9名新生儿确诊为黏多糖症4A型,发生率为每10万名新生儿中3.4例。

新生儿筛检早期确诊 「酵素替代疗法」治疗成效高

自2011年起,已有11位黏多糖症4A型病患接受酵素替代疗法,改善运动耐力、行动与关节功能、强化肺功能及阻塞性睡眠窒息,减少尿液黏多糖体之排放量。

林翔宇表示,早期确定诊断和即时介入治疗是成功治疗黏多糖症的关键,新生儿筛检能够在患者病情恶化之前介入治疗,以避免各器官系统不可逆的损伤。此计划成果显示,新生儿筛检出之黏多糖症4A型的患者能够于0.2岁确诊,在0.3至1.7岁间即可接受酵素替代疗法(ERT),大幅缩短了过去平均4.3岁才能确诊进而治疗的时效。

(资料来源:健康医疗网-揪新生儿罕病「黏多糖症4A型」 台湾研究刊登国际期刊!

 

▋延伸阅读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