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即将迈入超高龄化社会,国际专家分享高龄社会的医疗新思维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随着台湾即将迈入超高龄化社会,长照3.0、健康老化及在宅医疗等以社区为基础的集成照护模式,已成为当前医疗与社会政策的重点方向。

为了因应人口老化与医疗照护转型挑战,国际健康照护品质协会(ISQua)首席执行官 Dr. Carsten Engel 与候任主席 Dr. Ellen Joan van Vliet受国泰医院邀请来台发表演讲,卫生福利部长邱泰源及台湾医院集成医学医学会理事长盛望徽也亲临致词,盼藉国内外经验交流,共同探讨高龄社会中如何通过集成照护、科技创新与品质提升,打造友善且有韧性的健康体系。

外部评鉴新趋势:纳入永续与地球健康

Dr. Engel指出,医疗机构认证过去着重于流程与专业标准的符合度,如今「照护品质」的定义更趋多元,除病人满意度与健康成果外,也纳入「地球健康」与「持久性」的观点。

他强调,未来医疗将走出医院,深入社区与家庭,并通过 AI 与数字科技改变服务模式,提升评鉴性能与体系韧性。

荷兰经验:安全信任环境提升照护价值

Dr. van Vliet 以「集成性的全人照护」为题,分享荷兰两家教学医院的案例。她认为,当医护能在安全且互信的环境中主动行动,不仅提升工作意义,也能促进病患参与。借由简单有效的沟通与团队合作,病人会感受到「被倾听」与「被尊重」,照护品质自然提升。

会中亦聚焦急性期、慢性期、长照、精神医疗与在宅医疗等不同层级的品质促进,国内专家分享基层与区域医院的无缝转衔制度、功能导向的长照服务设计及社区医疗资源共享等实务经验。

落实以人为本的永续照护

国泰综合医院院长简志诚表示,研讨会促进了台湾与国际间的深度交流,也呼应国家面对高龄化与多元照护需求的策略方向。

未来将持续推动「以人为本、跨域集成」理念,建构永续且有韧性的健康照护体系,让民众安心老化、获得持续且高品质的照护支持。

资料来源:常春《台湾即将迈入超高龄化社会,国际专家分享高龄社会的医疗新思维

▋延伸阅读

Back to top